小儿食积可能引起低热,但高烧较为少见。食积发热通常与胃肠功能紊乱、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家长需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
食物积滞导致胃肠蠕动减缓,可能引发37.5-38℃低热。建议家长通过腹部按摩、减少进食量帮助消化,可配合使用保和丸、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中成药。
未消化食物异常发酵可能引起体温轻度升高。家长需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避免进食油腻食物。
严重食积可能诱发肠炎或呼吸道感染,导致体温超过38.5℃。这种情况与肠道屏障受损、免疫力下降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
积食期间抵抗力降低易合并轮状病毒等感染,表现为高热伴呕吐腹泻。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必要时使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
保持饮食清淡规律,发热期间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体温超过38.5℃或持续24小时以上需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