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眩晕可能由内耳淋巴液失衡、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听神经瘤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突发旋转感、恶心呕吐、平衡障碍、耳鸣耳闷等症状。
内耳膜迷路积水导致压力变化,可能与盐分摄入过量、疲劳有关。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遵医嘱使用地芬尼多、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引发炎症,常继发于感冒后。表现为持续眩晕伴眼震,早期可用甲泼尼龙控制炎症,配合异丙嗪止吐,必要时静脉注射甘露醇减轻水肿。
内淋巴囊吸收障碍导致反复发作,与免疫异常相关。发作期需低盐饮食,医生可能开具利尿剂氢氯噻嗪,配合敏使朗调节内耳功能,严重者可行内淋巴囊减压术。
桥小脑角区肿瘤压迫前庭神经,多见于单侧听力下降伴步态不稳。确诊需头颅MRI,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γ刀适用于高龄患者,术后需前庭康复训练。
眩晕发作时应避免突然转头,减少咖啡因摄入,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听力下降需立即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