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生理曲度属于正常脊柱生理弯曲,是人体直立行走的重要力学结构,有助于缓冲压力并保护椎间盘。
1、解剖特点:
腰椎前凸角度通常在20-45度之间,由5节椎体及其椎间盘共同构成,周围韧带和肌肉维持其稳定性。
2、功能意义:
该曲度使上半身重量均匀传递至骨盆,减少直立时对椎间盘的冲击力,同时保持脊柱活动灵活性。
3、发育形成:
婴儿期开始爬行时逐渐形成,青春期后定型,长期姿势不良可能导致曲度异常。
4、影像评估:
通过X线侧位片测量腰骶角,临床常用Cobb角法评估曲度是否在正常范围。
保持正常腰椎曲度需避免久坐,加强腰背肌锻炼,睡眠时选择适中硬度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