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症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外耳道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异物刺激、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轻柔冲洗外耳道,清除分泌物和痂皮。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深入耳道,防止损伤皮肤屏障。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
细菌性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制剂;真菌性感染需用克霉唑滴耳液等抗真菌药物。疼痛明显时可短期口服布洛芬缓解症状。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急性期可采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慢性顽固性炎症可考虑超短波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抓挠患处,夜间睡眠时尽量保持患耳朝上。
对于形成耳道脓肿的严重病例,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伴有外耳道狭窄者可能需实施耳道成形术。术后需定期换药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廓积水,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若出现耳痛加重、听力下降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