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晚上哭闹可能与饥饿、环境不适、肠胀气、缺钙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腹部按摩、补充维生素D等方式缓解。
饥饿是婴儿夜间哭闹的常见原因,建议家长按需哺乳或增加睡前奶量,母乳喂养者需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室温过高过低、衣物过紧或噪音光线刺激可能导致不适,家长需保持26℃左右室温,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并使用遮光窗帘。
肠绞痛常见于3月龄内婴儿,表现为突发性哭闹伴蹬腿动作,家长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或采用飞机抱姿势帮助排气。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足月儿需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滴剂,同时观察是否伴随多汗、枕秃等缺钙表现。
若持续哭闹超过1小时伴发热、呕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儿科排除中耳炎、肠套叠等疾病,日常可记录哭闹时间规律便于医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