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感染主要由食用未煮熟的海产品、接触受污染水源、伤口暴露于海水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伤口护理及饮食调整等方式干预。
生食或未彻底加热的贝类、鱼虾可能携带副溶血弧菌,建议彻底煮熟海产品,感染后需补液并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或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接触被细菌污染的沿海水域或污水可能导致感染,接触后应及时清洁皮肤,若出现腹泻、发热需就医,治疗药物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或阿奇霉素。
皮肤破损后接触含菌海水可能引发蜂窝组织炎,伤口需消毒包扎,严重感染时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等。
慢性肝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败血症,需控制原发病,重症感染者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并监测电解质平衡。
处理海产品时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伤口接触海水,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皮肤瘀斑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