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半夜发冷可能由室温过低、衣物过少、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节环境温度、增加保暖、抗感染治疗、激素替代等方式处理。
夜间环境温度低于20℃可能引发寒战,建议家长将室温维持在22-24℃,使用空调或暖气时避免直吹,可加盖轻便透气的棉被。
睡眠时踢被导致体温流失,家长需选择连体睡衣或睡袋,睡前检查孩子手足温度,若冰凉需增加薄绒袜。
可能与流感病毒、链球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滴剂。
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导致产热不足,可能与自身免疫损伤、碘缺乏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干燥、嗜睡。需内分泌科评估后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
持续发冷超过2小时或伴随高热、意识模糊需急诊就医,观察期可饮用温水并监测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