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可能由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接触过敏原、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部分患者存在特应性体质家族史,可能与基因突变导致皮肤屏障蛋白合成异常有关。治疗需避免诱发因素,可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
过度清洁或环境干燥导致皮脂膜破坏,使外界刺激物易侵入皮肤。建议减少热水烫洗,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配合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治疗。
镍金属、尘螨、花粉等物质可能引发Ⅳ型超敏反应。需通过斑贴试验明确致敏原,避免接触后症状可缓解,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Th2细胞过度活化导致IL-4、IL-13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多,与慢性湿疹反复发作相关。需系统使用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免疫调节剂,配合紫外线光疗控制病情。
湿疹患者应穿着纯棉衣物,避免搔抓刺激,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同时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