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通常可达10年以上,实际时间受到抗病毒治疗依从性、CD4细胞计数水平、机会性感染控制情况、合并症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规范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建议每日定时服药并定期复查,漏服药物可能导致病毒耐药性产生。
CD4细胞计数维持在200个/μL以上时预后较好,定期监测免疫指标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CD4低于该水平需警惕机会性感染风险。
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机会性感染会显著缩短生存期,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预防性使用复方新诺明可降低感染概率。
合并心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会加速病情进展,需要同时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HIV相关肾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保持均衡营养摄入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避免生冷食物和不洁饮食可减少肠道感染风险,建议每3-6个月进行全套免疫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