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肛裂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肛裂通常由排便用力、饮食结构不当、感染或先天性肛门狭窄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婴儿排便时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肛门皮肤撕裂,家长需保持婴儿排便通畅,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必要时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配方奶粉喂养或辅食添加不当易导致大便干结,建议家长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母乳喂养比例或选择低聚糖配方奶粉,辅食中适量添加蔬菜泥。
肛门周围皮肤感染可能加重肛裂症状,表现为红肿渗液,可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配合温水坐浴清洁。
先天性肛门狭窄患儿可能出现反复肛裂,需就医进行肛门扩张术,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肛门成形术治疗。
日常护理应注意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湿巾,若症状持续2周未改善或出血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