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出血可能由外阴损伤、阴道炎、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局部护理、抗感染治疗或手术干预。
性生活摩擦、外伤或衣物摩擦可能导致外阴皮肤黏膜破损出血。建议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霉菌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伴随外阴充血出血,常伴有瘙痒异味。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克霉唑栓、甲硝唑栓、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等药物治疗。
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疾病可能引起接触性出血。需通过妇科检查及TCT筛查明确诊断,必要时行息肉摘除术或宫颈锥切术,药物可选用保妇康栓、干扰素栓等。
异位至外阴的子宫内膜组织随月经周期出血,可能形成紫蓝色结节。确诊需病理检查,治疗可采用炔诺酮片、达那唑胶囊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灶。
出现外阴出血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棉质内裤并及时更换卫生用品,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腹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