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或肠梗阻等症状。鉴别需结合肠镜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常见类型包括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
息肉表面糜烂可能导致便血,血液多附着于粪便表面。需与痔疮出血鉴别,肠镜检查可明确出血来源。治疗可选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云南白药胶囊,腺瘤性息肉需内镜下切除。
较大息肉可能引起间歇性腹痛,多位于下腹部。可能与肠蠕动受阻或炎症刺激有关,需警惕肠套叠风险。建议完善腹部CT或超声检查,必要时行息肉切除术。
直肠息肉可能导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长期腹泻与便秘交替需排除肿瘤性病变。可进行粪便潜血试验,腺瘤性息肉推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
巨大息肉可能引发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呕吐。需急诊CT检查明确梗阻部位,多数需手术切除。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患者需定期监测息肉变化。
发现结肠息肉应定期复查肠镜,腺瘤性息肉患者需每1-3年随访。日常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息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