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促可通过调整呼吸姿势、吸氧治疗、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气促通常由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
采取前倾坐位或半卧位可减轻呼吸困难,适用于运动后或焦虑引起的生理性气促,无须医疗干预。
低流量吸氧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导致的缺氧性气促,需配合血氧监测,同时治疗原发病。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茶碱类药物可缓解气道痉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气促可能与肺炎、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发热、咳痰或下肢水肿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抗感染或强心治疗。
突发严重气促或伴随胸痛、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日常应避免吸烟及空气污染环境,保持适度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