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热可通过调整饮食、物理降温、中药调理、就医检查等方式解决。内热通常由积食、外感发热、阴虚火旺、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减少孩子高热量零食摄入,增加冬瓜、梨子等清热食材。积食引发内热时表现为舌苔厚腻、腹胀,可用山楂麦芽水辅助消食。
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外感发热常伴随鼻塞、怕冷症状,需保持室内通风并监测体温变化。
阴虚火旺可遵医嘱使用小儿七星茶颗粒、知柏地黄丸、银翘解毒颗粒等中成药。此类情况多伴有盗汗、手足心热等虚火症状。
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度应及时就诊。感染性疾病可能引起扁桃体红肿、血象异常,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
保持孩子每日饮水量,避免穿盖过厚,夜间睡眠环境温度建议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