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与高血压存在双向影响关系,肾炎可能引起继发性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两者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包括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管内皮损伤等。
肾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直接升高血压。可通过限盐饮食、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进行干预。
肾实质缺血刺激肾素分泌,引发血管紧张素Ⅱ升高,导致血管收缩和醛固酮增多。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药物控制。
高血压造成的血流剪切力异常和炎症因子释放,会加重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可改善血管功能。
持续高血压加速肾小球硬化,肾功能恶化又进一步加重高血压。需联合使用ARB类药物如缬沙坦、厄贝沙坦及严格血压监测管理。
建议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