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可通过观察第二性征发育时间、生长速度变化、骨龄检测、激素水平检查等方式判断。性早熟通常由遗传因素、肥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外源性激素暴露等原因引起。
家族中存在性早熟病史可能增加孩子患病概率。建议家长记录家族病史,若发现孩子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9岁前睾丸增大,需就医评估。相关检查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
体脂过多会促进雌激素合成,导致乳房早发育。家长需帮助孩子控制体重,每天保证适量运动,减少高糖高脂饮食。临床常用体重指数评估肥胖程度。
下丘脑错构瘤等病变可能引发真性性早熟,常伴随头痛或视力异常。需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确诊后可考虑使用曲普瑞林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
接触含雌激素的化妆品或保健品可能导致假性性早熟。家长应妥善保管此类物品,避免儿童接触。确诊后需立即停止暴露源,必要时使用来曲唑等芳香化酶抑制剂。
日常注意记录孩子生长发育曲线,避免食用可能含激素的补品,发现异常及时至儿童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