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过敏可通过回避过敏原、药物治疗、营养替代、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牛奶蛋白过敏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遗传因素、肠道屏障功能不全、继发交叉过敏等原因引起。
严格避免摄入含牛奶蛋白的食品,包括奶粉、奶酪等乳制品,阅读食品标签识别隐藏过敏原。母乳喂养婴儿出现过敏时,母亲需回避乳制品。
急性过敏反应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过敏需肾上腺素笔急救。皮肤症状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婴幼儿可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或氨基酸配方粉替代,成人需通过豆制品、鱼类等补充钙和优质蛋白,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
对于持续性过敏,可考虑在过敏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口服免疫治疗,逐步诱导免疫耐受。同时需治疗可能合并的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疾病。
建议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随身携带过敏急救药物,外出就餐时主动告知过敏史,避免接触含牛奶蛋白的护肤品或药物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