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可通过休息支持治疗、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治疗、对症治疗等方式干预。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毒性、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限制体力活动3-6个月,使用辅酶Q10等营养心肌药物,监测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
病毒性心肌炎可选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可能与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常伴发热咽痛等症状。
重症患者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合并心功能不全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与自身抗体攻击心肌细胞有关,表现为肌钙蛋白升高。
心律失常者使用胺碘酮,心力衰竭者用利尿剂,心源性休克需血管活性药物,严重传导阻滞需临时起搏器。
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