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与痔疮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部位不适、排便异常等症状,但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存在明显差异。
直肠脱垂多与盆底肌松弛、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老年人和多次分娩的女性;痔疮主要由肛垫下移、静脉曲张导致,与久坐、便秘等生活习惯相关。
直肠脱垂典型症状为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外,可能伴随肛门失禁;痔疮以肛门疼痛、便血、瘙痒为主,内痔脱出通常可自行回纳。
直肠脱垂需通过肛门指诊、排粪造影确诊;痔疮诊断主要依赖肛门镜观察痔核位置、大小及充血程度。
直肠脱垂轻度可进行盆底肌训练,重度需手术固定直肠;痔疮以保守治疗为主,严重者采用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日常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蹲久坐,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出现肛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