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过敏引起的瘙痒可通过冷敷、外用抗过敏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避免抓挠等方式缓解。膏药过敏通常由接触性皮炎、胶布成分刺激、皮肤屏障受损、个人过敏体质等原因引起。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敷于患处,每次不超过10分钟,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红肿瘙痒症状,适用于轻度过敏反应。
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涂抹前需清洁消毒皮肤。
瘙痒明显时可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过敏反应。
抓挠会加重皮肤损伤导致继发感染,可剪短指甲或戴棉质手套,瘙痒剧烈时可轻拍代替抓挠。
过敏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低敏性膏药产品,出现水疱渗液或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