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引起的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对症药物、抗病毒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流感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体温低于38.5摄氏度时建议多饮水,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避免酒精擦浴和捂汗,儿童可贴退热贴。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解热镇痛药。流感可能伴随头痛肌肉酸痛,需警惕药物过敏反应。
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可能与病毒载量、用药时机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咽痛等症状。
高龄或慢性病患者需监测肺炎等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可能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脓痰胸痛等症状。
发病期间保持室内通风,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