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判断心肌缺血
病情描述:
如何判断心肌缺血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肌缺血的判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医学检查及危险因素评估,典型表现包括胸痛、心电图异常、心脏标志物升高及影像学改变。

    1. 症状识别

    典型症状为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绞痛),可能向左肩或下颌放射,伴随胸闷、气短,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2. 心电图检查

    静息或运动负荷心电图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缺血性改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需在发作时及时记录。

    3. 血液检测

    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提示心肌细胞损伤,需结合临床症状排除其他原因。

    4. 影像学评估

    冠状动脉CTA可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心肌灌注显像能定位缺血区域,冠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

    建议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定期筛查,出现不明原因胸痛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急性事件。

相关文章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最常见,亦最重要。绝大多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以左心衰竭开始。
室间隔缺损手术后遗症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治疗的方面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的后遗症最常见的残余分流。本身缺损的部位通过修补后,又重新撕裂造成修补部位的缺损、露出。残余的分流,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的破坏,使患者术后会出现血红蛋白尿、营养不良、贫血等后遗症。
室间隔缺损手术适应症是什么
室间隔缺损手术的适应症,通常会因为缺损的大小不同,肺动脉压升高的程度不同,还有病情对于患者的影响程度不同等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倘若孩子出现了反复充血性心衰,又或者是室间隔缺损很严重,那么就需要及早进行手术。
室间隔缺损鉴别诊断
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主要是通过仪器、听诊器检查。一般心导管检查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比较准确,而听诊器可以区分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之间的不同,对于以后的治疗有很大的作用。
室间隔缺损如何分类
室间隔缺损大多是由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此病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漏斗部缺损型、膜部缺损型、肌肉部缺损型,而不同的类型还包括有其他不同的类型。对于这种疾病最好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