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后擦拭出血可能由痔疮、肛裂、肠道息肉、结直肠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治疗。
痔疮可能与久坐、便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肛门瘙痒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
肛裂可能与大便干硬、排便用力过度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时剧痛、便后滴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凝胶、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
肠道息肉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间断性便血、黏液便等症状。需通过肠镜检查确诊,较大息肉需内镜下切除。
结直肠癌可能与高脂饮食、家族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伴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需通过肠镜活检确诊,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或放化疗。
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蹲,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持续出血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