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主要取决于出血量、脱垂程度及保守治疗效果,通常Ⅲ-Ⅳ度内痔或血栓性外痔需手术干预。手术指征主要有反复大量出血、嵌顿无法回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无效四种情况。
每日便血超过10毫升或持续出血导致贫血时,可能与内痔血管丛破裂有关,表现为滴血或喷射状出血。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痔疮止血颗粒等药物。
痔核脱出后无法手法复位形成嵌顿,多因肛垫下移导致,伴随剧烈疼痛和水肿。急性期可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或血栓剥离术。
排便后需长时间清洁或影响日常活动时,常见于环状混合痔。建议行Milligan-Morgan术等传统切除术改善肛周解剖结构。
规范用药3个月仍存在肛门坠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能与静脉曲张型外痔相关。硬化剂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可取得较好效果。
术后需保持高纤维饮食,适量食用火龙果、燕麦等软化大便,避免久坐久蹲。出现发热或创面渗血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