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肘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及畸形,严重者可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其特点主要有骨折线位置特殊、易合并并发症、复位稳定性差、愈合后功能恢复关键。
骨折线通常位于肱骨远端髁上2-3厘米处,此处骨质薄弱且为松质骨与皮质骨交界区,暴力作用下易发生横断或斜行骨折。
骨折端可能压迫或刺伤肱动脉及正中神经,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或神经功能障碍,需紧急处理血管损伤。
由于肌肉牵拉作用,骨折远端常向后上方移位,闭合复位后易发生再移位,部分病例需克氏针内固定维持稳定性。
愈合过程中需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但须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活动强度以防畸形愈合。
患儿应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康复期可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