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长包伴疼痛可能由毛囊炎、外耳道疖肿、皮脂腺囊肿感染或外耳道胆脂瘤引起,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耳道皮肤毛囊细菌感染导致红肿疼痛,表现为局部硬结伴触痛。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抓挠,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局限性化脓炎症,伴随跳痛和耳廓牵拉痛。需湿热敷促进化脓,严重时口服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克林霉素。
皮脂腺导管阻塞继发感染形成痛性包块,可能渗出臭味分泌物。急性期需口服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感染控制后手术切除囊肿。
角质上皮堆积压迫骨壁导致钝痛和听力下降,需手术清除病变组织。CT检查可明确范围,术后需定期耳内镜复查防止复发。
避免自行挤压耳部包块,减少辛辣刺激饮食,若出现发热、听力减退或面部麻木需立即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