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甲状腺结节无须穿刺,需结合结节大小、形态、超声分级等因素综合评估。主要考量指标包括结节直径超过10毫米、超声提示高风险特征、伴随颈部淋巴结异常等。
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节通常无须穿刺,超过10毫米且伴有高风险特征时建议穿刺活检,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明确性质。
TI-RADS 4类及以上结节需考虑穿刺,分级标准依据边界不清、微钙化、纵横比大于1等恶性征象,明确诊断后可行手术或射频消融治疗。
随访中发现结节体积半年内增长超过20%需警惕,可能与甲状腺癌相关,此时穿刺可鉴别良性腺瘤与乳头状癌等病理类型。
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时,需排除恶性结节侵犯喉返神经,穿刺结果可指导后续甲状腺全切或碘131治疗。
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避免高碘饮食,若穿刺确诊良性可定期观察,恶性结节需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