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房间隔缺损可通过定期产检、药物控制、介入封堵术、外科修补术等方式治疗。该疾病通常由先天性心脏畸形、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肺动脉高压、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妊娠期需加强胎儿及心脏功能监测,每4周进行超声心动图评估缺损大小和肺动脉压力,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心力衰竭。
出现心律失常可遵医嘱使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心力衰竭时需服用呋塞米、地高辛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
缺损直径小于36毫米且边缘完整者,孕中期可考虑经导管封堵治疗,手术创伤小但需严格评估胎儿耐受性。
缺损较大伴严重分流时,需在体外循环下行开胸修补,手术风险较高,通常建议产后实施,急诊手术需多学科会诊。
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感染和情绪激动,出现呼吸困难或紫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