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血可能由外伤、中耳炎、鼓膜穿孔、外耳道肿瘤等原因引起。
挖耳过度或外力撞击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可用无菌棉球轻压止血,避免沾水。
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伴随耳痛、发热,炎症侵蚀血管导致血性分泌物,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布洛芬等药物控制感染。
气压伤或感染导致鼓膜破裂,出现突发耳痛伴血性液体流出,需避免擤鼻,可选用阿莫西林、地塞米松滴耳液预防感染。
血管瘤或鳞状细胞癌可能引起反复出血,伴随听力下降或耳闷感,需通过活检确诊后行手术切除或放疗。
耳部出血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使用耳机,持续出血或伴随眩晕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