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血伴疼痛可能由外伤、中耳炎、鼓膜穿孔、外耳道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消毒、抗生素治疗、鼓膜修复手术、肿瘤切除等方式治疗。
挖耳或撞击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表现为局部出血和刺痛。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避免沾水,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细菌感染引发鼓室积液破溃,伴随耳痛、流脓血性分泌物。可能与感冒、鼻窦炎有关,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配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炎症。
气压伤或炎症导致鼓膜破裂,出现突发耳痛伴血性渗出。急性期禁止游泳,多数可自愈,大面积穿孔需行鼓室成形术。
血管瘤或鳞状细胞癌可能引起反复耳出血,伴随听力下降。需通过活检明确性质,恶性肿瘤需联合放射治疗和根治性切除术。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擤鼻,出现持续出血或听力减退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禁止自行使用偏方冲洗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