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或炎症的生理反应,核心机制为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上移,通常由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炎症、肿瘤性疾病、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等四类原因引起。
细菌或病毒感染时释放致热原,刺激前列腺素E2合成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同时针对病原体治疗。
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直接作用于下丘脑。需控制原发病,发热时可短期使用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
恶性肿瘤细胞分泌内源性致热原或坏死物质吸收导致癌性发热。需明确肿瘤类型后针对性治疗,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辅助退热。
下丘脑损伤、自主神经紊乱等导致体温调节障碍。需通过物理降温结合氯丙嗪等中枢性退热药物,同时处理原发神经系统病变。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每天2000毫升水分摄入,选择粥类、果蔬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