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丝虫病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和红斑,进展期可出现淋巴管炎和皮下结节,终末期可能发展为象皮肿和慢性溃疡。
初期症状多为皮肤瘙痒和红斑,可能伴随轻微发热。这些症状通常由蚊虫叮咬后丝虫幼虫侵入皮肤引起,建议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瘙痒。
疾病进展期会出现淋巴管炎,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沿淋巴管走向出现条索状硬结。可能与丝虫成虫阻塞淋巴管有关,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控制感染。
皮下可触及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结节,质地较硬,多分布于四肢和躯干。这些结节由丝虫成虫死亡后钙化形成,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长期反复感染可导致象皮肿,皮肤增厚粗糙如象皮,严重者出现慢性溃疡。这种不可逆损害需综合治疗,包括淋巴引流和皮肤护理。
预防皮肤丝虫病应做好防蚊措施,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