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瘘管是乳腺组织与皮肤表面形成的异常通道,常见于哺乳期乳腺炎、乳房脓肿或外伤后,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反复流脓、红肿疼痛。
哺乳期乳腺导管阻塞继发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需及时排空乳汁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局部可外敷鱼石脂软膏促进炎症消退。
未规范处理的乳房脓肿可能自发破溃形成瘘管,需手术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术后配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定期换药直至愈合。
乳房穿刺活检或外伤可能导致乳管损伤,表现为创口持续渗液,需清创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严重者需手术修补乳管。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慢性乳房瘘管,需长期联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合并混合感染时加用头孢曲松控制急性炎症。
日常应保持乳房清洁干燥,避免挤压瘘管部位,哺乳期女性需正确护理乳头皲裂,出现持续流脓或发热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