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鹅口疮可通过局部抗真菌治疗、口腔清洁护理、哺乳器具消毒、母亲乳头护理等方式治疗。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哺乳卫生不良、母婴交叉感染等原因引起。
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口腔黏膜,或遵医嘱口服氟康唑颗粒。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白色伪膜,伴有进食哭闹。家长需每日按医嘱规范用药。
哺乳后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用无菌纱布蘸生理盐水轻柔擦拭黏膜。日常护理可减少真菌附着,但不可强行刮除伪膜。
奶瓶、奶嘴需每日煮沸消毒,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残留。家长需在每次使用前后彻底清洁,防止重复感染。
哺乳母亲需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乳头,合并真菌性乳头炎时需同步治疗。母婴间交叉感染是常见传播途径。
治疗期间避免摄入高糖食物,哺乳母亲应减少乳制品摄入。若伪膜扩散或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