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血肿可能由外伤、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异常、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加压包扎、穿刺抽吸、药物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
外力撞击或挤压导致耳部血管破裂出血。轻微外伤可通过冰敷和加压包扎处理,严重者需就医排除软骨损伤。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导致自发性出血。需治疗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维生素K1注射液、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
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引发的异常出血。需血管造影确诊,采用硬化剂注射(如聚桂醇)、血管栓塞术等介入治疗。
耳部化脓性炎症侵蚀血管壁。需进行细菌培养后使用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莫匹罗星软膏等抗感染治疗。
耳血肿患者应避免抓挠患处,保持耳部清洁干燥,急性期限制剧烈运动,若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