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性中耳炎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耳部熏蒸、穴位贴敷等方式治疗。中医认为该病多与风热袭肺、肝胆湿热、脾虚湿困、肾气不足等因素相关。
风热袭肺型可用银翘散加减,肝胆湿热型选用龙胆泻肝汤,脾虚湿困型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肾气不足型常采用金匮肾气丸。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
选取听宫、翳风、合谷等穴位,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健脾化湿穴位。针灸可能有助于改善耳部气血循环,减轻积液症状。
采用辛夷、白芷、薄荷等具有开窍通络作用的中药煎煮熏蒸,蒸汽热度可能帮助促进耳咽管通畅,但需注意避免烫伤。
将吴茱萸、细辛等药物研末调糊敷贴于涌泉穴,通过经络传导作用调节脏腑功能。皮肤敏感者慎用,出现过敏应立即停用。
治疗期间需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查听力及鼓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