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量减少、外力损伤、长期激素使用、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轻度骨折,包括卧床休息、支具固定、疼痛管理。卧床时间不宜过长,建议2-4周后逐步恢复活动,佩戴硬质支具保护脊柱稳定性。
包括抗骨质疏松药物和镇痛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特立帕肽;镇痛药物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弱阿片类药物。需长期规范用药改善骨密度。
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为主要方式,通过骨水泥注入稳定骨折椎体。手术创伤小,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适用于无神经压迫的中重度骨折。
适用于合并神经压迫或严重畸形的病例,包括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等。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手术耐受性,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建议骨折急性期避免弯腰负重,日常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进行适度抗阻运动,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所有治疗需在骨科医生指导下根据骨折程度个体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