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可能由外伤感染、血源性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病灶引流、高压氧治疗等方式控制。
开放性骨折或伤口污染导致细菌直接侵入骨组织,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需彻底清创并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
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液播散至骨骼,常见于儿童长骨干骺端。可能与疖肿、中耳炎等感染源有关,需长期使用苯唑西林、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深部组织感染如糖尿病足溃疡或牙周脓肿蔓延至骨质,通常伴随窦道形成。需处理原发病灶并行病灶刮除术,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硝唑、替考拉宁治疗。
糖尿病、HIV感染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骨髓炎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急性期限制患肢活动,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影像学变化,避免发展为慢性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