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概述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心脏
  • 应该挂什么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急诊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瞳孔扩大、胸痛、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眩晕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心电图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在出生后至6个月,45~75岁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杨小凡

Q: 婴儿心脏骤停急救法是什么

A:

婴儿心脏骤停急救法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持续施救至专业人员到达。

1、胸外按压

将婴儿平放于硬质平面,用两指在胸骨下半段快速按压,深度约4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2、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一手轻压前额,另一手抬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注意避免过度后仰。

3、人工呼吸

捏住婴儿鼻孔,用嘴完全包住其口鼻,给予轻柔吹气,每次吹气1秒,观察胸廓起伏,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

4、使用AED

如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按照语音提示操作,使用儿童电极片或调节至儿童模式,在除颤后立即继续心肺复苏。

家长需定期参加婴幼儿急救培训,家中可备急救包,避免让婴儿处于无人看护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系统。

吴彦

Q: 抢救心脏骤停三联针是指哪些

A:

抢救心脏骤停三联针通常指肾上腺素、阿托品和利多卡因三种药物联合用于心脏骤停的紧急救治。

1、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抢救心脏骤停的核心药物,通过激动α和β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冠脉灌注压,常用剂型为注射液。

2、阿托品

阿托品用于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适用于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心脏骤停,常用剂型为注射液。

3、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抑制心室异位节律点,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引发的心脏骤停,常用剂型为注射液。

心脏骤停抢救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患者家属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专业人员到达。

刘福强

Q: 心脏骤停怎么抢救

A:

心脏骤停可通过心肺复苏、电除颤、药物急救、高级生命支持等方式抢救。心脏骤停通常由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严重创伤等原因引起。

1、心肺复苏

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按压与通气比例30:2。心肺复苏能维持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2、电除颤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分析心律,发现可除颤心律时立即给予电击。室颤和无脉性室速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期电除颤能显著提高存活率。

3、药物急救

肾上腺素可每3-5分钟静脉注射1mg,胺碘酮用于难治性室颤,阿托品适用于心动过缓。这些药物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和纠正心律失常。

4、高级生命支持

建立高级气道管理,进行机械通气,维持循环稳定,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持续心电监护,准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等进一步治疗。

心脏骤停抢救需争分夺秒,立即呼叫急救系统,持续心肺复苏直至专业救援到达,抢救成功后需密切监护并查找病因。

田洪波

Q: 心脏骤停如何急救

A:

心脏骤停急救方法主要有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呼叫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1、心肺复苏

立即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同时配合人工呼吸,比例为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

2、使用除颤器

如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应按照设备语音提示操作,在分析心律后根据指示进行电击除颤,使用后立即继续心肺复苏。

3、呼叫急救

在实施心肺复苏同时,应指定现场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准确报告事发地点和患者状况,保持电话畅通等待专业救援。

4、保持通气

将患者置于坚硬平面上,头部后仰抬起下颌,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脏骤停抢救需争分夺秒,施救时应保持冷静,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日常可学习相关急救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