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13次播放 时长01:37
54995次播放 时长01:47
54734次播放 时长01:49
60040次播放 时长01:43
52615次播放 时长01:44
44971次播放 时长01:44
53452次播放 时长01:44
48261次播放 时长01:54
张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15198阅读
张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26733阅读
A:
骨关节炎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康复训练、药物管理和定期复查。康复过程需结合专业指导,避免过早负重或过度活动。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遵医嘱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术后两周内避免沾水,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冰敷可缓解肿胀,每日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镇痛药如塞来昔布、抗凝药如利伐沙班,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控制出血。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返院评估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通过X光或MRI检查假体位置及骨愈合进度,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术后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如鱼肉牛奶,配合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戒烟限酒有助于骨骼愈合。1、伤口护理
2、康复训练
3、药物管理
4、定期复查
Q: 骨关节炎能治好吗
A:
骨关节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但无法完全治愈。疾病进展与关节软骨退变、炎症反应、机械负荷过重、遗传因素等有关。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和炎症;硫酸氨基葡萄糖可能帮助修复软骨;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可短期改善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 热敷、超声波、电刺激等理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水中运动、低强度有氧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矫形支具可减轻关节负荷。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控制体重减少关节压力;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加重负荷的动作;均衡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使用辅助行走工具分担关节受力。 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早期患者;截骨术可矫正力线;晚期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年龄、病变程度等因素。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遵医嘱阶梯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使用关节。1、药物治疗
2、物理治疗
3、生活方式
4、手术治疗
Q: 骨关节炎的高发年龄是多大
A:
骨关节炎的高发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实际发病年龄与关节劳损程度、体重负荷、遗传因素、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 长期重复性关节活动或职业性负重易加速软骨磨损,建议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动作,必要时使用护具减轻关节压力。 肥胖会增加膝关节承重负荷,BMI超过28的人群发病年龄可能提前,需通过低冲击运动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 家族中存在骨关节炎病史者发病风险增高,此类人群应从40岁起定期进行关节超声筛查。 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关节退变加速,控制原发病可延缓骨关节炎进展,表现为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 日常建议补充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及乳制品,避免关节受凉,疼痛发作时及时就医评估软骨损伤程度。1、关节劳损:
2、体重负荷:
3、遗传因素:
4、基础疾病:
Q: 骨关节炎的发病部位在哪
A:
骨关节炎的发病部位主要有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脊柱关节等。 膝关节是骨关节炎最常见发病部位,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髋关节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症状为腹股沟区疼痛和行走困难。 手指远端指间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易受累,可出现结节样增生和畸形。 颈椎和腰椎小关节可能发生退行性变,导致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 建议保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如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1、膝关节:
2、髋关节:
3、手指关节:
4、脊柱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