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严重中暑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静脉补液、重症监护等方式治疗。严重中暑通常由高温环境暴露、体液大量丢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损害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冰袋敷于大血管处,同时用电扇加速蒸发散热。监测肛温降至38.5℃以下时停止降温。
2、药物干预
对抽搐患者可肌注地西泮,高热伴意识障碍者可用氯丙嗪,循环衰竭者可静脉滴注多巴胺。严重中暑可能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细胞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昏迷、抽搐、无汗等症状。
3、静脉补液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首选0.9%氯化钠溶液,根据电解质结果调整补液方案。每小时尿量需维持在30毫升以上,必要时留置导尿管监测。
4、重症监护
出现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需转入ICU,进行血液净化或呼吸支持治疗。严重中暑可能与热应激蛋白表达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酱油色尿、少尿、瘀斑等症状。
高温天气应避免11-15时户外活动,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时立即转移到凉爽环境。建议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防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