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预后差异较大,主要与疾病分型、治疗时机、合并症管理及个体免疫状态有关。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改善症状,但部分可能遗留肌无力或需长期药物维持。
1、疾病分型
皮肌炎预后相对较好,而包涵体肌炎进展缓慢但药物反应较差,多发性肌炎介于两者之间。早期分型对制定个体化方案至关重要。
2、治疗时机
发病3个月内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肌力恢复更显著,延迟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肌纤维化。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可减少激素用量。
3、合并症管理
间质性肺病是主要致死因素,需联合环磷酰胺等强化治疗。恶性肿瘤筛查应贯穿随访全程,尤其皮肌炎患者。
4、免疫状态
抗MDA5抗体阳性者易发生快速进展型肺间质病变,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需关注肺部和关节受累。定期监测抗体水平有助于调整方案。
建议患者坚持康复训练维持肌功能,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每3-6个月评估肌酶谱和肺功能,警惕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