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寄生虫性尿路感染是由寄生虫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炎症反应,常见类型包括埃及血吸虫病、丝虫病、滴虫性尿道炎等,按感染源可分为原生动物、蠕虫两类。
1、埃及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通过接触疫水感染,成虫寄生于膀胱静脉丛,虫卵穿透膀胱壁导致血尿、尿频。治疗需使用吡喹酮,配合阿苯达唑辅助驱虫,严重者需手术清除肉芽肿。
2、丝虫感染
班氏丝虫经蚊虫传播,成虫阻塞淋巴管引发乳糜尿,伴随下肢象皮肿。治疗采用乙胺嗪联合伊维菌素杀灭微丝蚴,必要时行淋巴引流术。
3、阴道毛滴虫
滴虫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尿道灼痛及黄绿色分泌物。甲硝唑为首选药物,性伴侣需同步治疗,顽固病例可选用替硝唑或奥硝唑。
4、蛲虫异位感染
蛲虫经肛门-手-口传播,偶可异位至尿道导致夜间瘙痒。阿苯达唑驱虫治疗为主,需配合环境消毒防止重复感染。
预防需注意饮用水安全、防蚊措施及性卫生,疫区居民应定期筛查,出现排尿异常或血尿应及时进行尿常规及病原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