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46次播放 时长02:25
54296次播放 时长01:45
50821次播放 时长02:09
54324次播放 时长01:47
王婷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肾病内科
60101阅读
A: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量、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患儿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1-2克,避免高盐食物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家长需监督患儿饮食并记录每日摄盐量。 根据患儿尿量调整液体摄入,通常为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家长需准确测量并记录患儿每日出入量,防止液体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可使用呋塞米利尿消肿,青霉素抗感染,泼尼松抑制免疫反应。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严重肾功能衰竭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透析指征包括严重高钾血症、尿毒症症状、难治性水肿等,需由肾内科医生评估决定。 治疗期间患儿需卧床休息,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1、限制钠盐摄入
2、控制液体量
3、药物治疗
4、透析治疗
A: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由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链球菌感染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原因,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控制血压、限制钠盐摄入。 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也可能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尿液异常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表现为关节痛、皮疹、肾功能异常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 部分遗传性肾病如Alport综合征可能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表现为听力下降、视力异常、肾功能减退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对症支持治疗、肾功能保护。 建议患者保持充足休息,限制蛋白质和盐分摄入,定期监测肾功能,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1、链球菌感染
2、病毒感染
3、自身免疫性疾病
4、遗传因素
A: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出现头晕呕吐症状。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于肾脏免疫性炎症,典型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部分患者因血压骤升或电解质紊乱引发头晕呕吐。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约半数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血压超过160/100mmHg时可能引发脑血管痉挛,表现为持续性头晕伴恶心呕吐。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片或呋塞米片控制血压。 肾功能急性损伤时尿素氮蓄积,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可能出现晨起呕吐、食欲减退伴嗜睡头晕。需限制蛋白摄入并使用包醛氧淀粉、药用炭片等肠道排毒药物。 少尿期易发生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血钾超过5.5mmol/L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性头晕。需监测电解质,必要时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纠正失衡。 严重水钠潴留可能诱发急性左心衰,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眩晕呕吐。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喷射性呕吐,需紧急使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治疗。 发病期间应严格限制食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记录24小时尿量,若出现视物模糊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1、高血压反应
2、氮质血症
3、电解质紊乱
4、心功能不全
A:
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尿一般7-14天消失,实际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基础健康状况、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 轻度患者血尿多在1周内消退,中重度患者可能持续2周以上,需通过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评估。 早期使用青霉素控制链球菌感染可缩短病程,延迟治疗可能导致血尿持续超过3周。 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恢复较慢,儿童患者较成人恢复更快,老年患者可能需更长时间。 出现急性肾损伤时血尿持续时间延长,严重者需透析治疗,可能持续1个月以上。 建议卧床休息至血尿消失,限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症状加重需及时复诊。1、病情程度
2、治疗时机
3、身体状况
4、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