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蛋白尿(蛋白尿)

蛋白尿

蛋白尿概述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正常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 发病部位在哪里?腰骶部
  • 应该挂什么科?肾内科、泌尿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持续性尿蛋白、头晕、尿液混浊 、腰痛、水肿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尿液检测、肾脏及输尿管B超、肾脏MRI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无人群限制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陈武山

Q: 什么是蛋白尿原因是什么严重吗

A:

蛋白尿可能由剧烈运动、脱水、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多数情况下轻微蛋白尿无须过度担忧,但持续存在需警惕肾功能损害。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可能导致暂时性蛋白尿,通常休息后自行缓解,无须特殊治疗,建议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补充水分。

2、体液失衡

脱水或发热时尿液浓缩可引发假性蛋白尿,通过补液纠正体液平衡后症状消失,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

3、感染性疾病

尿路感染可能与细菌入侵尿路上皮有关,常伴随尿频尿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4、肾脏病变

肾病综合征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相关,表现为水肿和低蛋白血症,需采用缬沙坦、呋塞米或泼尼松等药物控制原发病。

日常需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出现泡沫尿持续不消及时肾内科就诊。

陈武山

Q: 引起蛋白尿的原因

A:

蛋白尿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尿液检查与临床评估明确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发热或寒冷刺激可能导致短暂性蛋白尿,通常无须治疗,去除诱因后复查尿常规即可恢复正常。

2、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可能引发轻度蛋白尿,多伴随尿频尿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治疗。

3、肾小球疾病:

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常导致中重度蛋白尿,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表现为水肿及低蛋白血症,需采用泼尼松、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药物控制。

4、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需严格控糖并使用缬沙坦、卡托普利、达格列净等保护肾功能。

发现蛋白尿应限制食盐摄入,避免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并及时复查尿微量白蛋白。

陈武山

Q: 蛋白尿症状有哪些

A:

蛋白尿症状可能表现为尿液泡沫增多、尿量减少、水肿、乏力等。蛋白尿的严重程度从早期表现到终末期逐渐加重。

1、尿液泡沫增多

蛋白尿早期表现为尿液中出现细小且不易消散的泡沫,可能与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有关,需通过尿常规检查确诊。

2、尿量减少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尿量明显减少,伴随尿液颜色加深,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受损,需警惕肾功能减退。

3、水肿

蛋白尿加重时常见眼睑、下肢水肿,与血浆白蛋白降低导致水分渗出血管有关,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4、乏力

终末期可能出现明显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与长期蛋白丢失导致的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相关。

出现蛋白尿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食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指标。

陈武山

Q: 持续性蛋白尿的症状

A:

持续性蛋白尿的症状主要包括尿液泡沫增多、水肿、乏力、尿量减少,严重时可出现高血压或肾功能异常。

1、尿液泡沫增多

尿液中出现细小且不易消散的泡沫,可能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蛋白质漏出有关,需通过尿常规检查确诊。

2、水肿

常见于眼睑和下肢,因血浆白蛋白降低引起体液潴留,轻度可通过限盐缓解,严重时需补充人血白蛋白。

3、乏力

蛋白质大量流失导致营养不良性乏力,伴随贫血时症状加重,需检测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水平。

4、尿量减少

肾功能受损时尿量进行性减少,可能伴随血肌酐升高,需警惕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进展。

建议每日监测尿量及血压,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