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血清肌酐值超过133μmol/L(男性)或124μmol/L(女性)持续3个月以上可提示慢性肾功能不全,实际诊断需结合肾小球滤过率、临床症状及病史综合评估。
1、诊断标准
慢性肾功能不全主要依据肾小球滤过率分期,肌酐值需结合年龄、性别、体重换算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当eGFR低于60ml/min/1.73m²持续3个月即确诊。
2、分期依据
根据KDIGO指南分为G1-G5期,肌酐升高伴随eGFR下降至30-59ml/min为轻度下降,15-29ml/min为中度下降,低于15ml/min为重度下降。
3、影响因素
肌酐水平受肌肉量、蛋白质摄入、代谢状态影响,老年人或肌肉萎缩者可能出现肌酐假性正常,需通过胱抑素C等补充检测。
4、鉴别诊断
需排除急性肾损伤、肾前性氮质血症等可逆因素,结合尿常规、肾脏影像学检查明确慢性化病变。
确诊后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压血糖,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延缓疾病进展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