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96次播放 时长02:47
92517次播放 时长02:54
58534次播放 时长02:01
58500次播放 时长02:00
Q: 舌系带过短矫正术怎么办
A:
舌系带过短矫正术可通过局部麻醉手术、激光手术、术后语言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舌系带过短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舌系带纤维化、发音障碍、哺乳困难等原因引起。 采用剪刀或电刀切断过短舌系带,手术时间短且创伤小,术后可能出现轻微出血或肿胀,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布洛芬等药物预防感染和缓解疼痛。 通过激光汽化舌系带组织,出血量少且恢复快,适用于婴幼儿,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味觉异常,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维生素B12、葡萄糖酸锌促进黏膜修复。 术后2周开始进行舌体上抬、弹舌等发音练习,改善构音障碍,训练需持续3-6个月,若出现训练后肌肉酸痛可配合局部热敷。 术后1个月评估伤口愈合情况,3个月复查舌体运动功能,若发现瘢痕挛缩需及时干预,必要时采用舌系带再延长术。 术后24小时内进食温凉流食,避免剧烈舌体运动,保持口腔清洁,按医嘱使用含漱液预防感染,2周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1、局部麻醉手术
2、激光手术
3、术后语言训练
4、定期复查
Q: 舌系带过短一定要剪舌筋吗
A:
舌系带过短不一定需要剪舌筋,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语音训练、观察随访等方式改善,仅当影响进食或发音时才需手术干预。 轻度舌系带过短可通过专业语音矫正训练改善发音清晰度,需由言语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婴幼儿期舌系带过短可能随生长发育自然改善,建议家长监测孩子吮吸、伸舌等动作变化,定期口腔科复查。 当舌系带过短导致哺乳困难、发音障碍或口腔清洁受限时,需考虑舌系带延长术,手术方式主要有激光切开术与剪刀法成形术。 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舌部活动,遵医嘱进行舌功能锻炼以预防粘连复发。 日常可鼓励孩子做吹泡泡、舔唇等游戏锻炼舌肌灵活性,若发现发音异常或进食困难应及时就诊评估。1、语音训练
2、观察随访
3、手术指征
4、术后护理
Q: 什么是先天性舌系带过短
A:
先天性舌系带过短是一种口腔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舌系带附着点靠近舌尖或过短,限制舌体活动。轻度可能仅影响伸舌动作,严重时可导致哺乳困难、发音障碍。 胚胎期舌系带组织未正常退化,导致纤维束过短或附着异常。新生儿期表现为吸吮无力,可通过舌系带切开术矫正。 部分病例存在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婴幼儿出现发音不清时,建议家长及时评估舌体活动度。 舌体上抬受限影响有效吸吮,婴儿表现为喂养时间长体重增长缓慢。母乳喂养时家长需注意调整衔乳姿势。 学龄期儿童发卷舌音困难,可能伴随牙齿排列异常。需由口腔外科与言语治疗师联合干预。 建议婴幼儿期发现舌体活动异常时尽早就诊,术后配合语音训练可显著改善预后,日常注意口腔清洁护理。1、发育异常
2、遗传因素
3、哺乳困难
4、语音障碍
Q: 舌系带过短需要剪吗
A:
舌系带过短多数情况无须手术干预,是否需要剪除主要取决于发音障碍程度、哺乳困难等具体症状,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随访、语音训练、激光松解术、传统系带切开术。 婴幼儿舌系带过短若无明显吮吸困难或发音异常,可暂不处理,定期评估舌体活动度与语言发育情况。 轻度舌系带短缩导致发音不清时,通过专业构音训练可改善舌体协调性,适用于3岁以上配合治疗的儿童。 影响舌体上抬的纤维束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切断,创伤小且出血少,术后需配合舌肌功能锻炼。 严重限制舌运动的舌系带需手术切开,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肿胀或进食不适。 日常可鼓励孩子做伸舌舔唇等动作锻炼舌肌,若发现婴儿哺乳困难或4岁后仍有明显发音问题,建议尽早就诊口腔外科或儿科评估。1、观察随访
2、语音训练
3、激光松解术
4、传统系带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