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65次播放 时长03:18
63686次播放 时长02:07
58632次播放 时长01:46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54600阅读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59195阅读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67702阅读
Q: 外耳炎用药疼痛加剧的原因
A:
外耳炎用药后疼痛加剧可能与药物刺激、感染加重、过敏反应、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部分滴耳液含酒精或酸性成分可能刺激炎症黏膜,表现为用药后短暂灼痛。可更换为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温和剂型,严重时改用硼酸酒精纱条局部填塞。 真菌性外耳道炎误用抗生素会加重感染,伴随瘙痒渗液。需停用原药物,改用克霉唑滴耳液,联合口服伊曲康唑,同时清理耳道分泌物。 新霉素等成分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耳廓红肿脱屑。应立即停药并使用地塞米松软膏外涂,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 过度掏耳或滴药过冷可损伤耳道,加剧原有炎症。规范操作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 治疗期间避免耳道进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听力下降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1、药物刺激:
2、感染加重:
3、过敏反应:
4、操作不当:
Q: 外耳炎的主要症状都有哪些
A:
外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耳道瘙痒、耳痛、耳道分泌物增多和听力下降,严重时可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 早期表现为耳道轻微瘙痒,可能因潮湿环境或异物刺激引起,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 进展期出现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咀嚼时加重,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缓解。 黄色或白色脓性分泌物增多,伴有异味,常见于真菌或细菌感染,需用硼酸酒精溶液清洁后局部用药。 终末期因分泌物堵塞或炎症扩散导致传导性听力减退,伴随耳闷胀感,应及时清除耵聍并抗感染治疗。 避免游泳时耳道进水,发作期间忌辛辣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面部肿胀需立即就诊。1、耳道瘙痒
2、耳痛
3、耳道分泌物
4、听力下降
Q: 得了外耳炎需要如何解决
A:
外耳炎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解决。外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避免耳道进水,游泳或洗澡时使用防水耳塞,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耳周水分。生理性因素引起的炎症通常通过干燥护理可缓解。 氧氟沙星滴耳液、克霉唑乳膏、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等局部药物可针对性治疗感染。细菌性外耳炎多伴随耳痛和渗液,真菌性感染常见耳痒和鳞屑。 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伊曲康唑等口服药物适用于严重感染。可能与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有关,表现为发热或耳周淋巴结肿大。 耳道成形术或脓肿切开术适用于反复发作或伴有解剖异常者。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耳道狭窄或听力下降。 治疗期间避免掏耳,忌辛辣刺激食物,症状加重或出现面部麻木等并发症需立即就诊。1、保持干燥
2、局部用药
3、口服药物
4、手术治疗
Q: 得了外耳炎治疗方法有什么
A:
外耳炎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止痛药物、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外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双氧水轻柔清洗耳道,清除分泌物和痂皮。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防止加重损伤。 细菌性外耳炎可选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真菌感染需改用克霉唑滴耳液等抗真菌药物。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双氯芬酸钠。严重肿胀可配合糖皮质激素类滴耳液减轻炎症。 耳道脓肿形成时需切开引流,合并恶性外耳炎或骨髓炎需行清创手术。糖尿病患者出现坏死性外耳炎需紧急外科干预。 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进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至症状完全消失。1、局部清洁
2、抗生素滴耳液
3、止痛药物
4、手术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