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锁骨骨折(锁子骨伤)

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概述

锁骨呈“S”型,是人体上肢与躯干的唯一骨性连接。锁骨不仅是重要的上肢骨,也是美丽性感的象征。然后锁骨很容易受伤,形成骨折。多数情况下的锁骨骨折为间接暴力导致,常见的情形为跌倒后上肢撑地,暴力上传冲击锁骨形成骨折。另外,新生儿产伤导致的锁骨骨折也很常见。
  • 发病部位在哪里?胸腔
  • 应该挂什么科?骨科、创伤骨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上肢呈迟缓性麻痹、局部肿胀、胸痛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胸部MRI、胸部CT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儿童及青壮年多见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孙淑建

Q: 锁骨骨折什么症状

A:

锁骨骨折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变形、活动受限、皮下淤血等。

1、局部疼痛

骨折部位出现持续性锐痛,触碰或移动患侧上肢时疼痛加剧,可能伴有压痛感。

2、肿胀变形

骨折处可见明显肿胀,严重时锁骨轮廓消失,可能出现异常隆起或凹陷畸形。

3、活动受限

患侧肩关节活动障碍,无法完成上举、外展等动作,常用健侧手托扶患肢减轻疼痛。

4、皮下淤血

骨折后2-3天局部出现青紫瘀斑,可能沿胸壁向下扩散,伴有皮肤发热感。

建议避免患肢负重,用三角巾临时固定后尽快就医,完善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

孙淑建

Q: 锁骨骨折睡觉时注意什么

A:

锁骨骨折患者睡觉时需注意体位固定、避免压迫患侧、使用辅助支撑、保持适度活动。锁骨骨折通常由外伤、运动损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

1、体位固定

采用半卧位或健侧卧位,用三角巾悬吊固定患肢,防止睡眠中无意识活动造成二次损伤。可在背部垫软枕维持30-45度倾斜。

2、避免压迫

严禁患侧卧位,避免锁骨断端受压移位。建议在胸壁与床垫间放置记忆棉垫缓冲压力,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

3、辅助支撑

使用锁骨固定带或八字绷带维持复位状态,选择透气材质防止皮肤过敏。夜间可加用前臂吊带分担重力。

4、适度活动

清醒时每小时活动手指关节预防僵硬,翻身需他人协助保持头颈躯干同步转动,避免单独扭转肩关节。

建议睡眠时穿戴医用颈枕,日常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对位情况。

张文同

Q: 新生儿锁骨骨折可以趴着吗

A:

新生儿锁骨骨折多数情况下可以短时间趴着,但需避免压迫患侧。锁骨骨折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体位稳定、调整喂养姿势、定期复查、必要时医疗干预。

1、保持体位稳定

平卧位或健侧卧位更利于骨折愈合,趴卧时间每日不超过15分钟,需家长全程监护防止患侧受压。

2、调整喂养姿势

母乳喂养时建议采用橄榄球式抱姿,奶瓶喂养选择45度斜抱,避免患侧手臂受力。家长需在每次喂养后检查锁骨对位情况。

3、定期复查

每周需进行超声或X线检查,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患侧上肢活动减少或哭闹加剧,家长需立即就医。

4、医疗干预

严重移位骨折可能需8字绷带固定,通常2-3周可愈合。可能与产道挤压、巨大儿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患处肿胀、拥抱反射不对称。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避免提拉患儿腋窝,穿戴前开扣衣物,2周内暂缓疫苗接种。若发现患侧手指发绀或拒奶应及时就诊。

许瑞英

Q: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

A:

新生儿锁骨骨折可通过保持体位稳定、避免压迫患处、观察皮肤状况、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该情况多由产道挤压或分娩操作不当引起,通常表现为患侧上肢活动减少、局部肿胀或哭闹加剧。

1、体位稳定:

使用柔软支撑物固定患侧上肢,维持肩部自然放松状态,避免剧烈晃动或牵拉。

2、避免压迫:

家长需注意抱姿,禁止患侧朝下受压,更换衣物时动作轻柔,防止二次损伤。

3、皮肤观察:

每日检查骨折处皮肤是否发红、破溃,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处理。

4、定期复查:

按医嘱进行影像学随访,通常2-3周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

建议母乳喂养时选择健侧卧位,日常避免包裹过紧,多数患儿3-4周可自然愈合。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