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志勇 黑龙江省医院 普通外科
16538阅读
张秀春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急诊科
19879阅读
A: 要先知道,各种休克的病理都是由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碍的综合症候群。此时机体功能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神经-体液因子失血。
Q: 电休克治疗疗程有多长?
A: 一般定为6~12次。第1周及第2周隔日1次,即每周3次,第3周及第4周每隔3日作1次,即每周作2次,第5、6周作1次。根据病情可酌情增减。一般躁狂状态6次左右即可;幻觉妄想状态多需要8~12次;抑郁状态介于两者之间。
A:
抑郁患者进行电休克治疗需注意适应症评估、术前准备、麻醉风险及术后护理等事项。 电休克治疗适用于重度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或药物难治性患者,需由精神科医生排除颅内高压、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禁忌症。 治疗前8小时需禁食禁水,停用锂盐等可能影响癫痫阈值的药物,完成心电图、血常规等基础检查。 全身麻醉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心律失常,需麻醉师全程监测生命体征,备好急救设备。 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记忆障碍或头痛,须卧床观察2小时,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签署重要文件。 治疗期间建议家属陪同,配合医生记录情绪变化,维持规律作息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1、适应症评估
2、术前准备
3、麻醉风险
4、术后护理
A: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一般需要6-12次为一个完整疗程,实际疗程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合并症情况、个体差异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能需要更密集的治疗频次,每周2-3次;慢性稳定期患者可调整为每周1-2次。 对治疗敏感者在4-6次后症状明显改善者可提前结束疗程;效果不明显者可能需要延长至12次以上。 伴有躯体疾病患者需调整治疗间隔,可能延长总疗程时间;单纯精神障碍患者疗程相对固定。 年轻患者神经可塑性较强,所需疗程较短;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多次数才能达到相同疗效。 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疗效与不良反应,配合心理治疗和药物维持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并保证充足营养摄入。1、病情程度
2、治疗反应
3、合并症
4、个体差异